йչ
当前位置:主页 > 聚焦 > 正文

摒除卫生陋习 不让“小节”毁了“大健康”

2020-03-26来源:海南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警醒人们必须讲个人卫生、保持公共卫生。两个月来,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成了人们每天的“规定动作”。但随着疫情形势好转,街上行人越来越多,烟头、垃圾、斑斑痰迹又重现地面。疫情“伤疤”还没好,不能这么快就忘了疼,必须彻底摒除不讲卫生的积弊。

  平日留心观察就可发现,诸如饭前便后洗手、用手帕擦鼻涕、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不随地吐痰等,受过教育的孩子这方面意识比有些成年人强。最近,多地在推动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时,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将“小手拉大手”“学生教育家长”作为宣传教育的具体措施。

  随地吐痰会传播疾病,乱扔垃圾会滋生细菌的道理,人们都懂。但常常积弊难改,关键还是思想意识和习惯问题,一些人觉得这只是生活小节。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认识到,卫生习惯不是小节,而是关系到健康安危的大问题。讲卫生、保持公共卫生,不仅是特殊时期需要,平时也要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非一蹴而就。要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认真对待卫生习惯问题;同时,纠正不讲卫生陋习,惩戒措施不能缺位。(高健钧

编辑:侯敏

最近热门

  • 11月21日,由淋巴瘤之家及红棉肿瘤基金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淋巴瘤病友大会暨淋巴瘤之家十周年生日会在上海举行。数百名中国淋巴瘤患者、家属,以及40余位淋巴瘤领域医学专家、科普作家...
  • 2021 年 9 月 24 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百岁人生邬沧萍口述实录》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 中心举行。近百名专家学者、高校研究生及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老年...
  • 上海市松江区的国药康养泗泾照护中心养护院里,工作人员精心照顾长者。受访者供图 在北京市一家医养结合机构做了4年治疗师后,90后河北省女孩李阿花决定转行,告别自己服务了好几年的老人,离开自己热爱的康复专业。 另一边,山东省女孩张欣因无法帮失去自理能力的母亲找到一家价位适中、有专...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