йչ
当前位置:主页 > 聚焦 > 正文

噪音每增5分贝,心血管患病风险升3成

2019-11-28来源:科技日报

  长期被噪音烦扰不利于身体健康,但人们很少会将其与心血管疾病联系在一起,科学家对于噪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机制也不甚了解。美国一研究小组最新研究证明,长期暴露于噪音会导致炎症、血管损伤和心脏病。他们26日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与压力相关的大脑中枢,尤其是杏仁核,可能是噪声触发并导致疾病变化的渠道。

  在该项研究中,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使用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18F-FDG-PET/CT),研究了498名成年人的大脑和动脉,并对他们进行了5年的随访,以了解较高噪音暴露水平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在医学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通常缩写为“MACE”,主要包括心肌梗死、严重胸痛、中风、心力衰竭等。

  研究结果显示,在平均4年的时间里,498名受试者中有40名经历过MACE。研究人员分析后发现,较高的噪音暴露与MACE密切相关,环境噪声每增加5分贝,心脏病、中风或其他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会增加34%。即使考虑到心血管疾病的其他潜在风险因素,噪声水平和MACE之间的关联仍然很强。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确认了将噪音与人类心血管疾病联系起来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表明,较高的噪声暴露水平会导致杏仁核代谢活性及动脉炎症的增加,而动脉炎症往往是心血管疾病的始动因素和早期表现。

  研究人员表示,人们应该重视居所处于噪音环境所带来的风险,那些可能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更应小心。而他们新发现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则值得在未来在更广泛人群中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估。(记者刘海英)

编辑:侯敏

最近热门

  • 11月21日,由淋巴瘤之家及红棉肿瘤基金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淋巴瘤病友大会暨淋巴瘤之家十周年生日会在上海举行。数百名中国淋巴瘤患者、家属,以及40余位淋巴瘤领域医学专家、科普作家...
  • 2021 年 9 月 24 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百岁人生邬沧萍口述实录》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 中心举行。近百名专家学者、高校研究生及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老年...
  • 上海市松江区的国药康养泗泾照护中心养护院里,工作人员精心照顾长者。受访者供图 在北京市一家医养结合机构做了4年治疗师后,90后河北省女孩李阿花决定转行,告别自己服务了好几年的老人,离开自己热爱的康复专业。 另一边,山东省女孩张欣因无法帮失去自理能力的母亲找到一家价位适中、有专...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