йչ
当前位置:主页 > 聚焦 > 正文

“神药”神经节苷脂,当有更严格管控

2019-11-27来源:新京报

  神经节苷脂类辅助用药涉及多方利益,暴露出的问题不该轻易被掩盖。

  近日,新京报记者实地探访多位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这些患者的一个相同的致病原因是,都是遵医嘱使用含有神经节苷脂的药品后发病。这种营养神经的药品,被广泛应用于多家医院、诊所。其中,河北石家庄市5大医院均因用药问题出现相关病例。据病友群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在使用含神经节苷脂药物后而患病的人数超过80人。

  如今被爆出来80人的病友群,看似人数并不多,但从身体行走如常的家庭顶梁柱,到用药后遭遇瘫痪的“绝望”病人,80多人背后是80多个心碎的家庭,其遭遇显然不该被无视。

  事实上,疑似惹祸的神经节苷脂类药物早就被有关部门“重点关照”。几年前,江苏、安徽等多地先后公布重点药品监控目录,其中就包含神经节苷脂;今年7月,这类药物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据报道,在不少国家,含神经节苷脂的药品甚至被下架。然而,与此鲜明对照的是,这类药品却在我国迎来发展的“春天”,销售量十分可观。

  要知道,这类药品并非临床必需,而是一种辅助药,临床可用好药那么多,但含有神经节苷脂的药品却能雄踞用量榜单前20名,在疗效和副作用广受质疑的背景下取得如此的销售业绩,其抢占市场的能力让人“刮目相看”。

  本该打入冷宫的一类药品,却意外受到追捧,无疑暴露出一些地方在医疗体制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比如,在种种反常背后,这些医院与药企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利益输送;理应减少使用的辅助用药多年来销量不减反增,背后是否有相关方面推波助澜?

  神经节苷脂类辅助用药涉及多方利益,暴露出的问题,显然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不该轻易被掩盖过去。

  从报道来看,一些患者正在走司法程序争取赔偿,而确定因果关系是医疗损害案例处理和理赔的前提条件。但实际上,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因复杂,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因此,依据当前的理论和认识水平,要想证实含神经节苷脂药品和格林-巴利综合征之间的因果关系,极难做到。

  也就是说,这些患者的尴尬之处在于,走诉讼程序很可能是一本扯不清的糊涂账,患者的正当权益难以得到维护。恐怕正因此,相关药企和医疗机构才会有“不怕告”的底气。

  基于此,从前端控制神经节苷脂类辅助药物,对相关药品实施管制,严格落实风险提示的管控办法,对辅助药靠营销抢占市场的落后做法给予迎头痛击,方能让患者与其保持一个安全距离。

  如今,为了恢复健康,这些患者还在复健路上挣扎;为了得到一个公正待遇,他们的家人还在诉讼路上奔波。而要避免悲剧再度发生,让此类药物不再为祸,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也该有所行动了。

  □罗志华(医生)

编辑:侯敏

最近热门

  • 11月21日,由淋巴瘤之家及红棉肿瘤基金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淋巴瘤病友大会暨淋巴瘤之家十周年生日会在上海举行。数百名中国淋巴瘤患者、家属,以及40余位淋巴瘤领域医学专家、科普作家...
  • 2021 年 9 月 24 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百岁人生邬沧萍口述实录》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 中心举行。近百名专家学者、高校研究生及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老年...
  • 上海市松江区的国药康养泗泾照护中心养护院里,工作人员精心照顾长者。受访者供图 在北京市一家医养结合机构做了4年治疗师后,90后河北省女孩李阿花决定转行,告别自己服务了好几年的老人,离开自己热爱的康复专业。 另一边,山东省女孩张欣因无法帮失去自理能力的母亲找到一家价位适中、有专...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