йչ
当前位置:主页 > 聚焦 > 正文

不同年龄人群体检中该“加”的项目不一样

2019-11-13来源: 沈阳晚报

  20-30岁:关注体重指数(BMI),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大于24为超重,大于28则是肥胖。肥胖人群、应酬多压力大的人群,需要定期检查血压、血糖和血脂。女性每年接受妇科检查,其中宫颈癌筛查项目分为巴氏涂片检查和HPV检查,女性至少每三年应接受一次巴氏涂片检查。同时,建议婚后(初次房事后)女性每年做HPV检查。如果初查没有问题,则可以每3-5年复查。

  30-40岁:重点提防各类结节、肿瘤。有家族病史、三代以内亲属有发生肿瘤的人,需提早体检,定期筛查肿瘤标志物。以胃肠道肿瘤为例,如果有家族史或属于高危人群,初次检查后,如果发现胃内没有溃疡、肿瘤,大肠内没有息肉,可以3-5年再复查;如果有溃疡、息肉,建议之后一年查一次。男性35岁以后每1-2年还建议增加前列腺检查。

  40-50岁:开始关注骨密度和心脑血管问题,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骨质疏松高发,需要把骨密度检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做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没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45岁之后建议检查颈动脉超声,有三高等基础疾病的人,40岁之后就该查了。

  50-60岁:重点关注大脑、心脏、肠胃。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者,可以考虑心动脉彩超等检查。而针对全身的肿瘤、梗塞、出血情况,可以考虑每2-3年进行一次螺旋CT或核磁共振。

  60岁以上:这一年龄段有三高病史的人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必要时应查查冠脉CT、头CT等。60岁以上男性还要重点查一下前列腺彩超,再做个血的化验PST。60岁以上女性除了检查宫颈、子宫附件超声、乳腺及骨密度的常规体检外,还要重点筛查甲功和甲状腺彩超。(记者 唐子匀)

编辑:侯敏

最近热门

  • 11月21日,由淋巴瘤之家及红棉肿瘤基金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淋巴瘤病友大会暨淋巴瘤之家十周年生日会在上海举行。数百名中国淋巴瘤患者、家属,以及40余位淋巴瘤领域医学专家、科普作家...
  • 2021 年 9 月 24 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百岁人生邬沧萍口述实录》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 中心举行。近百名专家学者、高校研究生及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老年...
  • 上海市松江区的国药康养泗泾照护中心养护院里,工作人员精心照顾长者。受访者供图 在北京市一家医养结合机构做了4年治疗师后,90后河北省女孩李阿花决定转行,告别自己服务了好几年的老人,离开自己热爱的康复专业。 另一边,山东省女孩张欣因无法帮失去自理能力的母亲找到一家价位适中、有专...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