йչ
当前位置:主页 > 滚动 > 正文

“生命关爱”公益项目启动 帮助少儿对侵害说不

2019-12-12来源:中新网

“生命关爱”公益项目启动帮助少儿对侵害说不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秘书长朱锡生致辞。供图

  中新网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马海燕)“从来没有一堂课,教会我们如何长大。”这是热映影片《少年的你》中主人公、校园欺凌受害者陈念的感叹。这也是很多饱受校园欺凌的受害者的呼声。

  12月12日,由全国妇联指导的“成长的必修课——‘生命关爱’公益项目”在京启动。该项目由盈科捐款300万元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发起,旨在通过生命教育等形式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预防并减少未成年人暴力事件发生。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赵雯代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接受盈科律师事务所捐款,并颁发证书。

律师现场给孩子们讲课。供图

  律师现场给孩子们讲课。供图

  该公益项目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一是生命关爱教育,将走进各地校园、社区、家庭开展生命教育、心理教育、防欺凌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家庭教育等专题教育;二是法律支持服务,组织专业律师志愿者团队,为遭受侵害的少年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法律支持、给予心理援助;三是心理关爱服务,组织心理专家团队,对遭受侵害或行为出现问题的少年儿童进行心理关爱和辅导;四是预防性侵女童和女童权益保护服务,律师志愿者团队为该公益项目提供法律支持,重点开展预防性侵女童、维护女童人身权益相关服务等。未来五年内,该项目计划将普及到全国1000所中小学校,预计将有100万名中小学生及其家庭从中受益。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秘书长朱锡生表示,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是每个孩子人生成长中的必修课,是立德树人、成长成才的基础。尽管我国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总体向好,但未成年人中暴露出的漠视生命、违法犯罪现象触目惊心,校园欺凌、盗窃、抢劫、性侵女童等事件频频发生,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暴力化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因此,未成年人须接受法制教育,要构建起家长、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完)

编辑:侯敏

最近热门

  • 3月25日,医务人员为一位企业员工接种新冠疫苗。 为方便商家和企业员工接种新冠疫苗,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管委会近日在王府井东方广场设置临时疫苗接种点,区域内商家和企业的员工在工作间隙下楼就能完成疫苗接种。该疫苗接种点每日可满足1000人次左右的接种需求。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影报道...
  • 10月31日,2020第二届中国医师公益大会在北京饭店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指导和支持,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北京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联合主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曲凤宏,为...
  • 10月17日,阿尔1198囍酿阿尔山新品上市发布会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希尔顿欢朋酒店宴会厅举行。现场嘉宾云集共同见证了囍酿阿尔山新品的惊艳亮相。 内蒙古阿尔一一九八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顾铁刚致辞 董事长顾铁刚表示,今天面市的囍酿阿尔山是阿尔1198酒业创新产品理念的一种代表,也是我...

热点内容

更多>>